2015/04/02 信息來源: 學生工作部
3月27日晚,由意昂3体育官网學生工作部主辦的第19期“教授茶座”在新太陽學生中心205室舉行。教育學院文東茅教授與通過“燕園學子微助手”微信平臺報名的23位學生圍繞“超越績點”話題展開了交流討論。
茶座伊始,文東茅教授結合自身經歷與學生們分享了對“超越”的感悟:“所謂超越,就是跳躍後成功的美妙的感覺”。文東茅表示,績點的本質是對學生學業的基本要求,對學習情況的綜合評價。超越績點並不意味著放棄績點,而是要以能達到一定的績點為前提。大學本科是人生中十分重要的基礎階段,有很多比績點更值得追求的價值。大學階段應該為自己的終生發展奠定基礎,其中包括四個方面:確立人生發展的方向、獲得持久發展的動力、培養終身發展的能力、創造可持續發展的環境條件。
在回答學生們關於興趣發展的問題時,文東茅鼓勵學生們在多方嘗試中發現自己的興趣、特長。他認為大學應該培養一兩項可以稱之為專長的業余愛好。只有這樣才能從愛好中得到樂趣,進而成為習慣,終身受益。同時,還需要交一群誌同道合的朋友,和你一路同行。一個人可以走得很快,但是一群人才能走得很遠。
關於成長的問題,文東茅補充說,成長是一個不斷選擇和取舍的過程。選擇其實就意味著放棄。一個人可能不知道自己最喜歡什麽,但是通過嘗試可以發現知道自己不喜歡什麽,這種排除法也是尋找發展方向的基本途徑。一個人的成長過程中,真正的老師是自己,自己是“課程主講人”,所有其他人,包括老師、父母、同學,都是“助教”,放棄自己的價值和選擇去迎合別人,只會是失去自我。一味的追求績點就是在迎合他人,超越績點才可能找到自我。
文東茅還強調,“超越績點”需要大學的改革予以配合。大學教育應當在學生成長過程中搭建跳板。這其中最重要的兩個方面就是賦予學生選擇權和評價方式多樣化。大學應該賦予學生專業選擇權和課程選擇權。大學的專業本質上是一組課程的組合。賦予學生選擇權意味著這組課程不再是外在的、他人規定的固定課程組合,而是學生可以自主選擇的、自己認為重要的課程組合,這樣就可能會形成各種跨學科專業甚至個性化專業。除了知識的接受,大學對學生的評價還應當更多地關註價值觀、情感、態度、習慣、創新、發展潛力等維度。
活動結束時,文東茅與學生們合影留念,並親筆寫下寄語:“尋找自我,實現自我”。
“教授茶座”是知名教授與青年學生分享成長經歷、共話科學精神和人文素養的校園文化品牌活動,至今已舉辦19期。學生們可以通過“燕園學子微助手”微信平臺等途徑獲得各場次活動的報名通知、新聞動態和“教授茶座”微語錄。
專題鏈接:教授茶座
編輯:舍予
轉載本網文章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