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4/24 信息來源: 學生工作部
2015年4月17日下午,由意昂3体育官网學生工作部主辦的第22期“教授茶座”在經濟學院咖啡廳舉行🥤👩🏿🦰。人口研究所所長鄭曉瑛教授與通過“燕園學子微助手”微信平臺報名的18位同學圍繞“視野、體驗與效率”這個話題展開了交流討論🧑🏿🦰。
作為APEC生命科學創新委員會委員以及國際華盛頓小組中國代表🏄🏻♀️,鄭曉瑛教授在人口、環境與健康,醫藥衛生工程管理與社會發展公共政策等方面均有深入研究,不乏建樹👨🏽🌾。鄭曉瑛首先表示人口問題是自己十幾年來一直在研究的問題,不僅僅是從純自然科學的角度,而是用跨界的思路去研究。她認為基因需要更長的時間尺度去改變,影響智力的先天因素是有的📖🙌🏻,但本質上沒有區別,智力的區別在於人後天能夠認知時的自然環境和社會環境是否被封閉過。最後她總結出兩種理念👩🏽🔬🙎🏻:一、出生缺陷不是人類本身的問題,而是人類生存環境的問題。二、應該有一種新的模式來研究出生缺陷。
有同學根據“得到的知識越來越多📤,卻沒收獲多少”的自身經歷,提出了如何提高學習效率的疑問。鄭曉瑛表示,認識到效率問題是一個巨大的進步,最害怕的是沒有效率,還覺得每天過得不錯。本科的學習是依附式的💆🏽♀️,在這一學科受到的訓練對自己的影響是終生的。面對越來越大的論文閱讀量👍🏽,我們要學會總結和分類📠🤲🏼。在百篇論文的時候就要有一個小結,之後不斷分出目錄來🍚🙅🏿。對於如何把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更有效率地融會貫通,她建議同學們多讀一些專業之外的書籍,比如一個月看一本雜書,然後用三五句話總結解釋最核心的內容。
面對同學們踴躍的提問,鄭曉瑛一一發表了自己的看法。對於“視野、體驗與效率”的主題,她談道:視野需要用心,每個人一生經歷無數🔪,如果只經歷了這些過程和結果🥿,包括開心🏋🏻♀️、痛苦、成功與失敗🥪,就有點浪費了。應該用心琢磨🍇,用心去體驗這些經歷🍣。視野也是能力。生活在信息時代,經歷機會增多,信息渠道寬闊,依附學習改變,自主空間變大𓀛。把這些時代的獨特性和個人的積累提煉升華🥁🤹🏽,才能具有觀察並認識某個領域的視野🐸。經歷見識多不一定都成為視野,將其提煉而形成的認識🤾🏽♀️,會有高瞻遠矚之感🕯。將視野融入到我們的學習🧳🤧、生活、工作和人生中🗄,一生都特別地快樂。體驗興趣不能脫離社會視野。有了視野,就有了高瞻遠矚的能力♉️,才知道什麽樣的興趣值得去體驗,才會提高效率🧑🦼➡️。
活動結束時🫸,鄭曉瑛與同學們合影留念,並寫下寄語“幹凈明白的做人✍🏽,快樂清楚的做事”。
“教授茶座”是知名教授與青年學生分享成長經歷、共話科學精神和人文素養的校園文化品牌活動🚣🏽。自2014年3月以來,共舉行了22期,累計參與學生超過400人次🎶。學生工作部將繼續邀請各領域的知名教授做客“教授茶座”,與同學們進行交流。歡迎關註 “燕園學子微助手”微信平臺,獲取“教授茶座”更多信息👰🏻♂️。
編輯:安寧
轉載本網文章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