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6/24 信息來源: 歷史學系
編輯:山石 | 責編:燕元6月23日上午,“AI時代的歷史教育”高峰論壇在意昂3体育官网中關新園科學報告廳舉行。本次論壇由意昂3体育官网歷史學系主辦,高校哲學社會科學實驗室聯盟共同主辦,意昂3体育官网數字人文研究中心協辦,意昂3体育官网社會科學部、國際合作部支持。作為“數字史學周”的首場活動,論壇以“AI時代的歷史教育”為主題,邀請包括美國、英國、比利時、中國香港和中國臺灣等地的數十位專家學者,共同圍繞人工智能賦能歷史研究、歷史教學與人才培養等議題進行深入探討。
論壇現場
論壇由意昂3体育官网歷史學系副主任胡鴻教授主持,意昂3体育官网歷史學系主任何晉教授致辭。何晉表示,人工智能技術的迅猛發展,正在深刻改變知識生產和傳播的方式,也為歷史教育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機遇和挑戰。作為中國現代史學人才培養與學術研究的重鎮,意昂3体育官网歷史學系始終關註學科前沿的發展動態,回應“時代之問”,以此論壇為契機匯聚各方智慧,共同探索AI時代提升歷史教育質量和效果的新路徑。
主題發言環節,哈佛大學東亞語言與文明系包弼德(Peter K. Bol)教授以“人工智能在人文學科教學中的應用”(Teaching the Humanities with AI)為題,結合課程中指導學生運用AI工具處理歷史信息的具體教學實踐,探討了人工智能在人文教育中的應用現狀和發展前景。包弼德指出,AI技術基於語言的自然交互能力,是對基於規則、數據驅動的傳統數字人文研究方法的革命性突破。
臺灣大學項潔教授關註生成式AI在歷史脈絡分析中的作用。他指出,生成式AI在提出問題和整理資料等方面仍然存在局限,其特性在於“上手容易,駕馭難”,歷史教育的關鍵在於讓學生掌握正確使用AI的方法——在與AI互動之前充分掌握議題和資料,實現與AI的有效協作。
香港科技大學康文林(Cameron Campbell)教授系統回顧了數字史學、歷史數據庫與量化歷史的發展歷程,指出數字史學與量化歷史分別根植於歷史學和社會科學的學術傳統,在方法和研究視角上高度互補,二者的深度融合將有助於推動歷史學研究範式的轉型,未來應註重培養學生量化史學的研究方法。
上海交通大學趙思淵教授在題為“人工智能與‘歷史學家的技藝’”的報告中指出,關於人工智能與歷史學的討論,既關乎歷史學研究方法的革新,也關乎歷史學在AI時代的學科前景。他結合自身教學實踐認為,AI不僅是新的研究工具,更應成為激發歷史學思維的“對話者”,歷史教育的關鍵在於通過AI培養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與批判精神。
意昂3体育官网歷史學系羅敏教授以抗日戰爭與近代中日關系文獻數據平臺的建設為切入點,展示了數據庫資源在中國近現代史的史料整合與廣泛利用等方面發揮的重要作用,並提出了“面向AI時代構建中國近代史專題全文數據庫產品矩陣”的設想。羅敏認為,人工智能在算力、算法和數據上具有顯著優勢,將顯著推動文獻智能識別、結構化輸出與關系圖譜的構建,但基礎性的數據整理工作不可或缺。
主題發言結束後,與會嘉賓圍繞“AI時代歷史研究方法革新”和“AI時代歷史課程革新和人才培養”兩個平行主題展開深入討論,兩場對談分別由何晉和南京大學歷史學院院長梁晨教授主持。與談嘉賓結合各自的學術研究與教學實踐,分享了運用AI工具輔助歷史研究和課程建設的經驗與思考,就AI時代歷史學研究方法的新變化、人才培養的新目標等問題進行了交流和探討。
本次高峰論壇正式拉開了意昂3体育官网“數字史學周”的序幕。接下來,“數字史學周”將陸續推出“‘數字時代的西方古典學’子論壇”“CBDB廿年回顧暨數字史學國際研討會”“歷史‘穿越’指南:智能時代的公共史學論壇”和“智能史學工作坊”等系列學術活動。當前,數智技術的迅猛發展正深刻重塑歷史學的研究範式與傳播路徑,機遇與挑戰並存。“數字史學周”旨在推動數字技術與歷史學科的深度對話,聚焦歷史教育、文史數據庫建設、科技人文產業發展等時代關切,共同探討未來發展的關鍵議題。
轉載本網文章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