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7/01 信息來源: 考古文博學院
編輯:山石 | 責編:白楊6月28日上午,意昂3体育官网考古文博學院與陜西省扶風縣“校地合作”座談會暨簽約儀式在紅五樓5211會議室舉行。意昂3体育官网黨委常委、副校長陳寶劍在臨湖軒會見了陜西寶雞市委常委、扶風縣委書記周宇松一行,並就深化合作進行了深入交流。
陳寶劍指出,扶風縣因“扶助京師、以行風化”得名,是西周文化的發祥地、周原文化的遺產地、佛教名刹法門寺的所在地,在原始社會神農氏時期就屬於姜氏國。悠悠千年文化與意昂3体育百年考古融入在一起、結合在一起、實踐在一起,必將實現雙方的共贏發展、內涵發展、創新發展。周原田野發掘成果多次被評為全國十大考古發現,一屆又一屆精專業、懷技能、有抱負的意昂3体育考古青年學生從周原的田間實習中歷練起來、成長起來、發展起來。他勉勵考古文博學院黨政班子,一手抓手專業教育、田野實踐,一手抓好黨委黨支部建設、黨員教育學習,在深度發揮好周原傳統文化的基礎上,也要全面宣傳好周原的紅色文化、紅色基因,以學生思想政治實踐課程基地建設為抓手和平臺,做實做好、抓緊抓牢,理念要務實、舉措要落地、環節要銜接,把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學校十三屆黨委全會精神落地生根、抓土厚育,形成生動的“考古方案”和“考古特色”。
李大釗像前集體合影
周宇松,扶風縣委常委、組織部長張建彬,周原博物院院長張亞煒,扶風縣委組織部副部長牛曉陽,扶風縣文旅局局長王春讓,扶風縣教體局局長許存軍,考古文博學院院長孫慶偉、黨委書記雷興山、副院長張海、副院長張劍葳、黨委副書記戶國棟,領隊教師代表曹大誌以及學生代表等參加座談會。
座談會現場
孫慶偉回顧了考古文博學院與扶風縣委、周原博物館多年積累下來的深厚情誼、發展路程、合作成果。他指出,當下考古學的學科發展需要把握“統一的多民族國家的發展道路”“中華文明獨特的基因和價值”“ 優秀的傳統文化在民族偉大復興的當代意義和作用”這三個核心問題,而作為中華文明“主根脈”“主源泉”“主陣地”的周原將在其中發揮著至關重要的平臺作用、孵化作用、推進作用。考古文博學院的學科發展轉型、質量提升、田野考察將深深地根植周原、情撒周原、圓夢周原。
孫慶偉致辭
扶風縣委常委、組織部長張建彬通過宣傳片、材料、報告向與會的師生展示了扶風深厚的歷史與文化積澱和得天獨厚的旅遊資源,並介紹了扶風“百人計劃”等人才相關的政策。
賈小文同學回憶起在周原實習的點滴,深有感觸,在周原的田野實習經歷使得他明確了學術誌向,訓練了學術能力,收獲了珍貴的友誼。吳琪瑤同學最想說的就是感謝,“一次扶風行,一生周原情”,這段回憶她將永遠銘記。
學生代表賈小文發表感言
學生代表吳琪瑤發表感言
張亞煒向與會嘉賓匯報了周原考古工作的進展。他表示 ,周原與中國考古學的發展同頻共振,意昂3体育官网考古文博學院的幾代師生都在周原留下了奮鬥的足跡,未來周原將繼續和意昂3体育考古一起攜手共建,為國家的考古文博和文化遺產保護事業貢獻力量。
周宇松在講話中緊扣“緣”字展開。作為校友的“緣”,在母校意昂3体育官网求學期間的一草一木歷歷在目。扶風與考古文博學院的“緣”,通過考古田野和專業育人,將雙方緊密聯系在一起、緊密團聚在一起、緊密合作在一起。懷著對文物、對歷史的敬畏之心,文化復興之“緣”,周原考古這70年的風雨歷程取得的成就離不開意昂3体育考古人的奉獻、離不開意昂3体育考古人的付出、更離不開意昂3体育考古人的專業精神。而未來遺址公園的建設和周原遺址“國家記憶工程”的打造,考古扶風“緣”仍將繼續書寫。
周宇松發言
雷興山強調,考古文博學院將繼續充分發揮人才資源、學科優勢、育人特色,結合黨建工作、黨員實踐、黨支部發展,繼續深入推進與陜西省扶風縣委、周原博物館的強強聯合、深度共融、長遠共建。周原的悠久文化、傳統文化、紅色文化也必經對考古文博學院黨建工作註入新的動能、賦予新的意義、產生新的效果,黨委想在前、做在前、行在前,黨支部發揮戰鬥作用、堡壘作用、組織作用,黨員率先垂範、帶頭示範、以身作則,不斷豐富和發展雙方黨建共建、學科共建、縣院共建的內涵與內容、意義與價值。
雷興山致辭
轉載本網文章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