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3/06 信息來源: 北京人大公眾號
攝影:田洪俊、張雪松| 編輯:麥洛 | 責編:安寧3月5日下午,十四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北京市代表團召開全體會議,審議政府工作報告。市委書記尹力代表,市委副書記、市長殷勇代表,市人大常委會主任李秀領代表,市委副書記劉偉代表參加審議。北京團審議熱烈。大家一致認為,政府工作報告通篇貫穿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和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部署,充分體現出國務院和各級政府執行者、行動派、實幹家的作風,過去一年成績可圈可點,這是一個實事求是、催人奮進的好報告。
全國人大代表尹力
尹力代表發言說,贊同李強總理所作的政府工作報告。過去一年,在黨中央堅強領導下,國務院和各級政府認真履職、真抓實幹、開拓進取,續寫了經濟快速發展和社會長期穩定的“兩大奇跡”,展現了中國式現代化建設的生動圖景。我國經濟增長保持全球領先,長期向好的基礎更加堅實;科技創新實現一系列突破,新質生產力呈現蓬勃生機;民生保障紮實有力,奮發向上的精神力量更加充盈;社會和諧穩定,與動蕩不安的外部環境形成鮮明對比,風景這邊獨好。北京市牢牢把握首都職責使命,堅持“五子”聯動服務和融入新發展格局,深入推進京津冀協同發展,大力加強超大城市現代化治理,用心用情增進民生福祉,各項工作取得新進展新成效。成績的取得,最根本在於有習近平總書記掌舵領航,有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科學指引。我們要堅定擁護“兩個確立”、堅決做到“兩個維護”,更加緊密團結在以習近平同誌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風雨無阻向前行。尹力說,今年的任務艱巨繁重,北京市將堅決貫徹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堅持穩中求進、以進促穩、先立後破,始終保持昂揚向上的奮鬥姿態,以首都高質量發展的實際成效迎接新中國成立75周年。要堅定信心,著力做好穩預期穩就業穩增長。鞏固和增強經濟回升向好態勢,努力完成全年目標任務。千方百計為中小微企業排憂解難,抓好重點群體就業。要用好政策,註重提高效率效益效果。用好國債資金,聚焦“三大工程”、城市更新、災後重建等做好項目實施和謀劃,加快形成實物工作量。抓好政策兌現,把實施效果體現在引進企業、項目、投資上。統籌好財政、貨幣、就業、產業、科技、環保等各項政策實施,形成合力、防止對沖。要強化創新,積極促進新技術新產業新模式。充分發揮科技創新優勢,深入實施基礎研究領先行動,打好關鍵核心技術攻堅戰。建設全球數字經濟標桿城市,加快布局數據要素,積極投放新應用場景。以科技創新促進產業創新,推動形成符合首都定位、彰顯創新優勢、厚植綠色底色、深化區域協同的新質生產力發展格局。深入推進京津冀協同發展,打造引領全國高質量發展的動力源。要優化環境,充分激發潛力動力活力。抓好“北京服務”意見落實,營造國際一流營商環境。用好“兩區”“四平臺”,加快“雙樞紐”國際航班恢復,提高來京旅遊、留學和工作的便利度,引入更多標誌性、有分量的外資項目。統籌好擴大內需和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持續挖掘消費潛力。加強國際傳播能力建設,用國際化語言講好中國故事、北京故事。要改善民生,持續增強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緊扣“七有”“五性”,統籌辦好民生實事,解決群眾急難愁盼問題。深化“一微克”行動,協同推進降碳、減汙、擴綠、增長。加強韌性城市建設,夯實安全生產責任製,持續提升城市安全運行水平,全力維護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和社會大局穩定。
全國人大代表殷勇
殷勇代表發言說,贊同李強總理所作的政府工作報告。過去一年,習近平總書記統攬全局、運籌帷幄,帶領全黨全國各族人民紮實推進高質量發展,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北京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對北京重要講話精神,全力抗擊災情、保障安全、化解風險、穩定經濟、推動發展、改善民生,首都各項工作取得了新進展新成效。成績的取得,最根本在於有習近平總書記掌舵領航,實踐充分證明,“兩個確立”是我們戰勝一切艱難險阻、應對一切不確定性的最大確定性、最大底氣和最大保證。今年是新中國成立75周年,是實現“十四五”規劃目標任務的關鍵一年,也是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實施10周年。我們將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牢牢把握堅持高質量發展這個新時代的硬道理,牢牢把握推進中國式現代化這個最大的政治,堅持穩中求進、以進促穩、先立後破,深化“五子”聯動服務和融入新發展格局,奮力推動新時代首都發展。要優化提升首都功能,推進京津冀協同發展,加快推進現代化首都都市圈建設,攜手津冀深入推進協同創新和產業協作。加強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建設,統籌發揮首都教育科技人才優勢,培育壯大國家戰略科技力量,深入實施基礎研究領先行動和關鍵核心技術攻堅計劃,在發展新質生產力上構築北京優勢。打造美麗中國先行區,協同推進降碳、減汙、擴綠、增長,打好汙染防治攻堅戰。推進“兩區”建設,打造營商環境“北京服務”品牌,在擴大製度型開放上深化北京探索。緊扣“七有”“五性”保障和改善民生,在提升城市精細化治理水平上塑造北京品質。
全國人大代表亓延軍
亓延軍代表說,正是有習近平總書記掌舵領航,有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科學指引,才有黨和國家今天的大好局面,才有首都北京和公安工作的發展進步。一要更加自覺堅定擁護“兩個確立”,堅決做到“兩個維護”,全力以赴防風險、保安全、促發展;二要更加自覺扛起維護安全穩定的政治責任,堅持底線思維,做好應對各種風險挑戰的充分準備,堅守北京不發生規模聚集的安全底線;三要更加自覺服務保障高質量發展,主動融入新發展格局,主動護航京津冀協同發展,深化執法規範化建設,深化科技信息化建設,不折不扣抓好各項任務落實,為維護國家安全和社會穩定、守護人民幸福和安寧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全國人大代表劉偉
劉偉代表建議,充分發揮首都科技創新的資源優勢和超大城市的市場優勢,加快發展農業新質生產力。聚焦科技創新,紮實推進農業中關村建設,著力發展農業和生物科技新質生產力。聚焦產業、發展模式、體製機製創新,著力構建現代都市型農業產業發展體系;圍繞發展新質生產力布局產業鏈,加快農業科技成果轉化。聚焦城鄉融合,以暢通城鄉經濟循環為關鍵,著力推動鄉村全面振興。聚焦黨建引領,強化治理體系和能力建設,著力提升鄉村治理水平。
全國人大代表 龐麗娟
龐麗娟代表建議,充分認識人口變化對教育的挑戰與機遇,提前做好區域教育資源、教師資源配置規劃,建立健全市級統籌的教師資源管理體製機製,加強教師培訓的規劃,建設高質量教師隊伍;建立鄉村財政涉教經費統籌機製;大力加強中西部地方師範院校的發展,設立中央財政專項資金,加大對中西部地方師範院校的支持力度,加快其教育專業碩士點、博士點布局建設;在北京等有條件的地方設立教育家精神培育弘揚基地。
全國人大代表 郝平
郝平代表建議,充分發揮高校創新主體作用,培育經濟社會效益顯著的突破性成果;加快構建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學科體系、學術體系、話語體系;鼓勵高校“為國引才”,面向全球招聘優秀學者和青年人才,完善拔尖創新人才的發現和培養機製;聚焦黨和國家戰略需求,優化學科專業設置和人才培養結構,為實現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培養戰略人才力量。
全國人大代表 王少峰
王少峰代表建議,全面推動京雄科創走廊建設,並納入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京雄科創走廊的發展範疇要以中國式現代化發展為主題主線,積極打造技術研發—人才培育—中試孵化—規模應用的長科創發展平臺,主動探索創新集成、賦能升級的大科創發展模式,推動京津冀產業協同。
全國人大代表 賈文勤
賈文勤代表建議,推動科技型企業、投資者了解和進入資本市場,更好發揮資本市場優勢,用好相關政策,積極投資科技型企業和科創產品;進一步消除中長期資金入市的“隱性障礙”,推動保險、養老等長期資金參與資本市場。
全國人大代表 趙民革
趙民革代表建議,聚焦企業重大科技項目,打造關鍵核心技術創新體系優勢,豐富智能製造的應用場景,健全數字治理體系,推動數字化賦能傳統產業升級;深入推進工業遺存和冬奧遺產的可持續利用,用好互聯網、人工智能、航空航天和“體育+”、“文化+”等元素,構建高精尖產業體系。
全國人大代表 竇曉玉
竇曉玉代表建議,大力推進宇航觀測、衛星應用、5G、大數據、微系統、新能源等戰略性新興產業基礎設施建設,不斷塑造發展新動能新優勢;在重視科技創新的同時,大力支持科普教育。
全國人大代表 董進
董進代表建議,加大對以自主底層技術和標準建立新型數字基礎設施的支持力度;加強區塊鏈等新型數字基礎設施相關立法研究,保障智能合約等規範應用,推動相關產業有序發展。
全國人大代表 雷軍
雷軍代表建議,鞏固拓展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的產業領先優勢;深化大數據、人工智能等研發應用,打造具備國際競爭力的數字產業集群。
原文鏈接:【聚焦全國兩會】“風雨無阻向前行”——北京市代表團審議政府工作報告(北京人大 2024-03-06)
轉載本網文章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