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6/26 信息來源: 歷史學系
編輯:晏如 | 責編:山石6月23日上午,數字史學周“數字時代的西方古典學”子論壇在意昂3体育官网歷史學系B117會議室舉行,論壇圍繞虛擬重建、文本編碼與古文字數字化等前沿議題,通過線上與線下相結合的形式,共同探討數字人文與AI技術在西方古典學及更廣泛人文研究中的多元應用。
論壇現場
論壇分別由意昂3体育官网歷史學系助理教授吳靖遠主持虛擬重建、文本編碼部分,長聘副教授林麗娟主持古文字數字化部分。論壇特邀國際知名數字考古專家、印第安納大學榮休教授伯納德·弗裏舍通過線上方式發表兩場主旨報告。在首場題為“大型城市模型作為科研工具:以‘羅馬重生’項目為例”的報告中,弗裏舍系統展示了該項目自1996年啟動以來四個版本的技術演進歷程,通過詳實的案例論證了數字重建技術如何推動對古羅馬建築功能、文本解讀、城市布局等問題的重新認識。第二場報告“龐貝重生:悲劇詩人之家”中弗裏舍聚焦虛擬考古學中數字技術的科研貢獻以及文化遺產傳播中的應用,並介紹團隊如何依照ICOMOS標準,高精度建模還原了龐貝古城著名建築“悲劇詩人之家”,為學界提供了新型的學術研究與交流媒介。
兩場報告結束後,弗裏舍線上與現場師生就虛擬重建技術的學術價值、教學應用等議題展開深入討論。
Flyover Zone首席技術官傑裏米亞·史蒂文斯結合自身職業發展,分享了數字遺產行業的寶貴從業經驗與行業洞察,並特別強調在掌握跨領域基礎的同時於本專業深耕形成縱深的重要性。考古文博學院張劍葳副教授在評議環節,就中國數字文物保護現狀、產學研合作模式等議題與史蒂文斯展開深入對話。雙方就國內外行業共性問題及解決方案進行了富有建設性的探討。
與會者通過VR設備親身體驗了“羅馬重生”和“龐貝重生”兩大數字重建項目,直觀感受數字技術為古典學研究帶來的革新。
體驗現場
北京外國語大學曼諾利斯·斯帕納基斯博士在報告中探討了數字人文技術對古希臘殘篇文學研究的革新。他運用TEI-XML編碼系統整合了《底比斯史詩循環》和《忒拜紀》的文本殘篇、校勘符號及評註,實現了亞歷山大圖書館時期校勘傳統的數字化再現。意昂3体育官网中文系李林芳博士高度評價該研究框架,並分享了中文文本數字化的TEI應用經驗。雙方就未來跨語言數字文本建設合作達成共識,展現了數字人文在古典文本研究中的廣闊前景。
法國裏爾大學古代世界歷史、考古與文學研究室研究員石晨葉博士在報告中系統梳理了西方古文字學的數字化進程,重點探討了紙草學中的數字人文技術應用,包括“無AI”條件下的傳統圖像算法,如從二值化、骨架化還原ductus,到版面比例、書寫者習慣的統計對比,以及結合CNN/ViT檢測、TrOCR識別、LLM校正與SAM掩膜的古文字數字化流程,展示了數字人文以及人工智能賦能對古文字研究的推進。
“數字時代的西方古典學”子論壇集中展現了數字人文技術對傳統古典學研究的革新性影響。論壇通過跨學科協作,不僅拓展了古典學的研究維度,也凸顯了數字文本與人工智能在古籍整理、古文字識讀中的變革力量。
轉載本網文章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