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9/11 信息來源: 外國語學院
2018年8月9日至19日,意昂3体育官网外國語學院阿拉伯語系組織開展了“2018走進中東—中東地區考察項目”暑期調研活動。來自意昂3体育外國語學院、國際關系學院等單位的近20名師生和校友先後在黎巴嫩和約旦開展實地調研。此次活動由外國語學院副院長付誌明教授帶隊,旨在加強對區域國別歷史、政治、經濟和社會發展的認識,並專門針對難民問題開展學術研究,促進學科建設,加強意昂3体育青年的跨文化溝通與交際能力。
行前,代表團特地組織了動員會和學術講座,阿語系的李海鵬老師和博士生李睿恒分別對黎巴嫩和約旦的歷史、宗教、政治和經濟發展做了細致的梳理。龔哲浩詳細介紹了整個行程,吳冰冰副教授分享了在中東調研的心得體會,最後付誌明對代表團提出了幾點要求和希望。
李海鵬講解黎巴嫩地理情況
國情研究
黎巴嫩雖是中東小國,但卻獨具特色。該國復雜的地形地貌,在一定程度上決定了其多元的人文景觀、社會環境和政治生態。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周邊復雜的政治局勢,使得黎巴嫩成為中東地區重要的難民接收國之一。除巴勒斯坦難民外,黎巴嫩還於2011年敘利亞危機爆發後,接納了超過一百萬的敘利亞難民。
在訪問中國駐黎巴嫩大使館期間,代辦蔣祖楊參贊為團員就黎巴嫩國情做了詳細的介紹。經濟上,黎巴嫩以農業、金融業和旅遊業為支柱;政治上,黎巴嫩內部力量的分化和外部勢力的幹涉,決定了該國局勢的復雜性;文化上,黎巴嫩表現出高度多元的特征。此外,蔣祖楊還介紹了在黎華人華僑的生活情況,並就當地的難民問題與團員分享了使館身處一線的觀察與思考。
代表團拜訪中國駐黎巴嫩大使館
在黎巴嫩的北部山谷城市蔔舍裏,普林斯頓大學近東研究中心主任伯納德·海卡爾(Bernard Haykel)教授為代表團進行了一場精彩紛呈的講座。他指出,中東目前存在四支主要的政治力量,分別是伊朗、土耳其、沙特和以色列。其中,沙特和伊朗的地緣政治博弈構成了該地區政治發展的一個重要主題,卡塔爾危機和哈裏裏辭職事件都是該主題的體現。黎巴嫩因其特殊的地緣戰略位置,也成為沙伊博弈的平臺之一。海卡爾重點分析了該博弈對黎巴嫩選舉政治的影響,特別是“3.8運動”和“3.14運動”兩派間的鬥爭。
海卡爾回答代表團成員提問
結束黎巴嫩的行程後,代表團飛赴約旦。約旦全稱約旦哈希姆王國,位於亞洲西部、阿拉伯半島的西北部。它西鄰以色列和巴勒斯坦,北靠敘利亞,東北與伊拉克接壤,東南和南部與沙特阿拉伯王國相連。約旦是君主立憲製國家,由哈希姆家族統治。其經濟基礎薄弱,自然資源貧乏,工農業產品高度依賴進口,國民經濟支柱主要為僑匯、旅遊和外援。外交上,約旦在保持親西方的基本立場的同時,也註重發展同俄羅斯、中國、日本等國家的關系。
在訪問中國駐約旦大使館時,代辦張海濤接待了代表團一行,並介紹了近一年來約旦國家與社會的演變情況。張海濤介紹了中國“一帶一路”倡議在約旦的落地情況,並針對阿塔拉特油頁巖電站項目和中國企業的海外投資及運營方式等做了詳細說明。
代表團在中國駐約旦大使館前合影
赴聯合國機構調研
黎巴嫩和約旦是接受難民人口比例最大的國家,自2011年敘利亞內戰爆發以來,已有大量難民逃至黎巴嫩和約旦。面對復雜的難民問題,聯合國難民署及聯合國兒童基金會發揮著重要的作用。
據統計,敘利亞戰爭爆發以來,尤其是極端組織“伊斯蘭國”2014年在敘利亞大肆擴張後,黎巴嫩已湧入了近150萬難民(註冊人數約98萬)。敘利亞難民在黎分布很廣,北部及貝魯特周邊都有。由於南部巴勒斯坦難民營的設立曾給黎巴嫩政府帶來持續的安全和政治隱患,黎巴嫩並未給敘利亞難民設置固定的難民營,難民主要居住在帳篷式的安置點和收容社區中。對於如何應對難民問題,黎巴嫩政府內部以及各教派族群間的分歧較大。在黎敘利亞難民的管理機構最大的特點就在於其主體的多樣性,中央政府、地方機構、國際組織、民間組織共同參與難民的日常管理和救濟。
聯合國兒童基金會駐黎巴嫩代表塔尼婭·沙皮薩介紹了兒基會針對兒童的各類項目以及飲用水凈化工程。塔尼婭指出,在黎敘利亞兒童面臨的主要問題有:帳篷的火災隱患、不完善的加熱系統以及基礎教育問題等,根據2016年的統計,尚有近13萬6—14歲的難民兒童無法接受基礎教育。此外,童工、早婚以及暴力管束等問題愈發嚴重。2017年敘利亞戰局穩定後,國際資金援助逐漸減少、黎巴嫩當地局勢的不穩定以及基礎設施的不完善成為兒基會面臨的主要挑戰。
代表團在兒基會黎巴嫩辦公室合影
聯合國難民署公共信息部門的負責人麗薩向代表團介紹了難民署在黎巴嫩所管理和負責的事務,以及與政府機構和其它組織在“黎巴嫩危機應對計劃(Lebanon Crisis Response Plan 2017—2020)”引導下所開展的各項合作。代表團討論了解決黎巴嫩問題的長效措施,認為難民融入當地社會並非可行之舉,因為黎巴嫩國土面積小,容納能力有限;難民經黎巴嫩轉移至第三國(美國、法國、加拿大、澳大利亞等)也難以有效地解決問題,因為只有1%的難民能通過這個途徑得到安置;第三個途徑就是難民的回歸,這可以說是解決難民問題最為有效的辦法,而且近兩年已有三萬左右的敘利亞難民返回祖國,但目前相關各方尚未出臺相關政策和預案以應對難民的大規模回歸。
代表團在聯合國難民署黎巴嫩辦公室合影
聯合國兒童基金會駐約旦的副代表艾蒂也為代表團介紹了最新製訂的五年計劃(2018-2022年)。在新的工作計劃中,兒基會將圍繞保障兒童營養與健康、提高兒童保護、防止暴力和性侵、為兒童提供高質量教育、為青年傳授工作生活技能等方面開展工作。然而,上述的幾個方面都還面臨著嚴峻的挑戰,兒基會自身也由於美國等國家資金援助的減少,不得不關停很多正在進行的項目。
代表團隨後來到位於東安曼的美國非政府救援組織Collateral Repair Project(CPR)。CRP為難民提供了多種類型的社區項目,例如幫助女性塑造領導力,組織女性製作手工藝品等。去年代表團曾在該組織的帶領下走訪安曼一處難民家庭。一年後的今天,難民生活更加艱難,工作機會減少和物價上漲一道,使得難民出逃時所攜帶的資產所剩無幾,他們的生活用捉襟見肘形容亦不為過。
CRP誌願者介紹中心情況
拜訪學者及研究機構
為加深對中東局勢和兩國難民問題的認識,代表團還相繼受邀訪問了相關學者及研究機構。
在黎巴嫩,代表團訪問了貝魯特美國大學的公共政策與國際事務學院,院長納賽爾·亞辛接見並做了相關介紹。他首先回顧了敘利亞危機前黎巴嫩接收土耳其、巴勒斯坦、伊拉克難民的歷史,隨後介紹了敘利亞危機後難民問題的新變化,例如,兩國在黎巴嫩北部本來就存有大量的季節性勞工,因此很多敘利亞難民都曾在黎巴嫩工作過,擁有當地的社會關系和網絡,從而深化了敘利亞難民問題的復雜性。亞辛還展示了不少學院的研究成果和數據資料,比如不同部門的資金缺口比例,其中對食品安全和教育的投入比例較低,但由於黎政府部門的腐敗,援助款項運用不及時與不到位,導致難民問題進一步惡化。
亞辛與代表團成員互動
在約旦,代表團訪問了約旦侯賽因國王基金會。基金會主任沙欣介紹,自上世紀中葉以來,中東地區的戰爭和沖突引發數次難民潮,約旦政府在本國經濟和社會結構脆弱的情況下,以包容的態度,接收了大量來自巴勒斯坦、伊拉克、敘利亞、索馬裏以及蘇丹等國的難民,成為世界上接收難民最多的國家之一。約旦註冊敘利亞難民約66萬,但實際數字超過130萬,約旦首都和北部的伊爾比德省以及馬弗拉克省就接納了近三分之二在約旦的敘利亞難民,五分之一的難民住在專門建立的難民營中,其余分散在城市和農村。沙欣還對在約旦難民的不同身份地位做了分辨。目前,敘利亞難民面臨的主要問題有:教育資源匱乏、高物價、失業、兒童婚姻等。
在具體業務上,侯賽因國王基金會主要致力於解決難民的教育和健康問題,例如其開展的Dafi Scholarship Program,目前已累計成功幫助690位難民獲得高等教育。此外,基金會還采用互動式療法幫助難民緩解其離鄉後承受的壓力和悲痛,這也是第一個引入職業和家庭教育的項目。
代表團同侯賽因國王基金會工作人員合影
代表團還受邀訪問了約旦中東研究中心,並與中心主任和學者代表就難民對約旦政治和經濟的影響展開深入交流。這種影響主要表現為,龐大的難民人口,占用了約旦有限的社會和經濟資源,引發民間的反對情緒,國際經濟的衰退使該局面進一步惡化,政府的政治合法性隨之受到沖擊,民眾與政府間出現信任危機。但這種信任危機不僅存在於約旦內部,國際社會也質疑約旦政府存在通過誇大和謊報難民數字進行尋租的行為。在場學者強調,在看待難民管理工作的問題時,應該關註實際國情和產業結構的約束條件,不能僅僅關註報道中的數字。
代表團聆聽中心學者發言
難民營實地考察
學術調研後,代表團還實地參訪了黎巴嫩和約旦的難民安置點和難民營,以期深化對難民問題的認識。
在黎巴嫩,代表團前往貝卡谷地的第三大城鎮Qabb Ilyas的一個難民臨時安置點進行調研。該安置點有35戶家庭,共285人,基本來自敘利亞阿勒頗市,類似這樣的定居點貝卡谷地還有40個,約有三萬難民。他們基本依靠聯合國難民署和兒童基金會等國際組織及當地政府的援助生存,其它收入則源於給當地地主和商人打散工。在這些臨時安置點居住,難民是需要向黎巴嫩政府支付費用的,此外,住戶還要將國際組織及當地政府的捐助、平時勞動的微薄收入及家庭積蓄用於支付諸如水、電、地租等各類費用。公共醫療和兒童的基礎教育仍是難民最迫切解決的問題。大部分家庭在此居住已達六到七年,大量適齡兒童無法得到正常的教育,特別是出生在臨時安置點的孩子更是渴望有機會上學。參訪中,代表團發放了專門為該臨時安置點兒童采購的彩筆、畫冊、足球和文化衫等學習物資。
付誌明為孩童發放足球
穿上中國水墨文化衫的當地男孩
在約旦,代表團在聯合國兒基會的安排下,成為中國第一個訪問約旦最大敘利亞難民營——紮塔裏(Za’atari)難民營的團隊。紮塔裏難民營於2012年開放,目前容納了近九萬名敘利亞難民,主要來自於敘利亞德拉省等南部省份。其中,難民兒童超過四萬,每周都有超過80個嬰兒在這裏出生。紮塔裏難民營內部管理嚴格有序,約旦政府及聯合國相應機構為解決難民營問題做了大量工作。其中,聯合國兒童基金會的瑪卡尼中心(Makani,阿拉伯語意為“我的空間”)是專門為孩子提供學習和娛樂的地方,教師從難民營中受過高等教育的敘利亞人中選拔產生,由他們為兒童提供最基本的教育,旨在提升兒童素質和學習能力,幫助其未來更好地適應走出難民營後的社會。除兒基會外,難民營內還有多個非政府組織,例如挪威難民委員會(Norwegian Refugee Council)為難民開設各種職業技能培訓,如理發、電器修理和服裝加工等,幫助難民學習技能並獲得相應的收入,目前這些組織也在努力讓難民自行運營和管理這類職業培訓項目。紮塔裏難民營從占地面積和居住人數上來看,實際上已成為約旦第四大城市,如何疏散難民和幫助其回歸是未來難民管理中最棘手的問題。
紮塔裏大難民營一角
位於難民營“香榭麗舍”大街上的一家名叫“回歸”的餐廳
與聯合國兒基會項目Makani中心的孩子們合影
青年交流與中國-中東友誼
推動青年對話、加強中國和中東的雙邊友誼,是此行調研的另一大宗旨。為此,代表團訪問了黎巴嫩大學,黎巴嫩大學校長特別接待了付誌明一行,就加強雙邊學生交流、設立長效合作機製等事宜開展討論。黎巴嫩大學人文學院將於2019至2020學年開始設立中國研究碩士項目,旨在建設中東地區最大的中國研究中心。代表團成員與黎巴嫩大學人文學院學習中文的當地學生圍繞中國的發展模式、“一帶一路”倡議、中國在中東的話語體系等問題展開熱烈討論。
代表團與黎巴嫩大學師生合影
約中友協主席賈馬爾·達穆爾與中國有著三十多年的深厚友情,一直致力於加強約中兩國在各領域的友好合作,代表團繼去年拜訪後再次應邀赴賈馬爾家做客並享用晚宴。賈馬爾首先為大家講述了他的中國情節的淵源以及他眼中的中國經濟發展和約中兩國關系發展的前景。交流環節,代表團團員和賈馬爾分享了此次參訪約旦的感受和思考,並就青年人如何加強中約友好關系提出自己的看法和意見,希望明年在意昂3体育舉辦的中東青年論壇上有更多優秀約旦學子的身影。
付誌明與賈馬爾
帶著豐碩的調研成果、對中東人民的友誼之情和對敘利亞難民的無盡關懷,本次調研活動完成。通過此次訪問,代表團成員實地了解了中東局勢的演變和難民問題,感受到中國與中東的友好情誼,更加深了對和平與發展的認識。
在此,感謝意昂3体育官网校友對此次考察的大力支持和意昂3体育官网外國語學院、國際合作部以及團委等機構單位的協調與幫助。(文/龔哲浩 攝/李羽睿)
專題鏈接:2018青春足跡
編輯:麥洛
責編:山石
轉載本網文章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