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11/04 信息來源: 意昂3体育校報 高虹飛
11月3日的英傑交流中心星光廳裏,聽眾絡繹不絕,之所以會有如此火爆的場面,是因為參會學者們紛紛發布了微博,“直播”這場分論壇的狀況,因此吸引了校內校外的大批“粉絲”前來關註。而更為有趣的是,這場分論壇的主題是“社會化媒體時代的創新與變革”。
社會化媒體的迅猛發展,已成為當前我們這個時代深深的烙印,對我們每個人的生活產生著深遠的影響。在這個背景之下,北京論壇(2012)開啟了傳媒分論壇,對社會化媒體本身,以及社會化媒體對我們這個時代的影響等問題,展開了熱烈的討論。
媒體:點面結合,承前啟後,新舊兼顧
與會學者從各個角度就社會化媒體本身闡發了自己的觀點。其中既有宏觀上對新媒體的不同視角,亦有針對具體問題的深入探索;既有對當前社會化媒體狀況的分析,亦有對其未來發展趨勢的思索;在著眼於社會化媒體的同時,還有對傳統媒體的研究。
塔爾薩大學的本傑明·彼得斯著眼於新媒體在當今社會的重要影響,從宏觀上提出了研究新媒體的技術視角和其他四個視角,即行為者網絡理論視角、全球媒體研究視角、媒體歷史視角和媒體考古視角。而對於兒童上網風險這一具體問題,倫敦政治經濟學院的萊斯利·哈登認為應理性對待、審慎評估,增加父母介入,減少限製性介入。
關於中國移動互聯網的當前狀況與發展趨勢,意昂3体育官网的劉德寰概括為七個方面:手機再無領導品牌;APP生命周期縮短;“遊牧時代”的象征;桌面、移動互聯網分工日益成型;手機購物沖擊實體店;手機閱讀跳過桌面互聯網;“三微”發力(微博、微信、微視頻),前景各異。
在這眾多的社會化媒體之中,微博的影響力不容小覷,在本次分論壇中也受到許多學者的關註。意昂3体育官网的王辰瑤通過對基於新浪平臺的記者微博的研究,就日常語境下的記者話語構建闡述了自己的觀點。她認為,記者使用微博對新聞生產的改變主要體現為兩個方面,即“永不落幕的新聞發布會”與“個人面向公眾的直接傳播”。中國人民大學的劉海龍則通過具體案例的展示闡釋了作為一種理想化的交流方式的微博與現實發生的碰撞,並進而指出,新聞界在社會化媒體使用的邊界和規則上缺乏共識這一問題。意昂3体育官网的王異虹新穎地提出了中國微博中的科學傳播內容分析這一問題。她以“天宮一號”發射事件為例,通過對上萬條微博的分析,發現在科學傳播內容方面,官方微博、個人微博與NGO(如科學松鼠會)微博呈現了迥然不同的特點。
此外,對於傳統媒體,學者們同樣予以關註。國立中正大學的唐士哲指出,廣播電視正處在面臨危機的狀態,並基於這種情況,就未來的廣播電視作為一種組織在數字化時代裏應發生怎樣的轉變給出了自己的答案。
時代:政治創新,經濟助力,公共服務
身處社會化媒體時代的我們,時時處處感受著社會化媒體對我們日常生活的影響。與會學者從社會生活各個方面深入探討了這種影響,主要體現為政治創新、經濟助力、公共服務等幾個方面。
社會化媒體對政治的影響是學者們關註的一個焦點問題,這種影響既表現在宏觀的全球治理,亦體現於網絡結社、微博輿論等細節,還對國際關系產生了一定影響。
牛津大學聖十字學院的盧西亞諾·弗洛裏迪從信息和通信技術切入,提出了史前時代、歷史時代和超歷史時代三個分期,並前瞻性地就未來社會將遵循怎樣的社會規範提出自己的觀點,對超歷史時代下的全球治理作出了自己的思考。清華大學的史安斌從對“公民社會”的定義入手,提出公民社會的三張“面孔”(也即“階段”),即市民社會、民間社會和公民社會,在這個層面上探討了“社會化媒體政治”的意涵。他認為,有中國特色的公民社會能夠在社會化媒體的背景下得到更加充分的體現。
在具體問題上,中國社會科學院的劉鋼指出,作為一種全新的、與傳統政治參與方式完全不同的政治參與途徑,“網絡結社”對我國公民的結社活動提供了新天地,體現著一種新型政治文化的形成。意昂3体育官网的謝新洲則提出,微博輿論已成為網民重要言論平臺與輿論來源,促進我國政治民主進程。同時應註意到,微博輿論也存在諸如煽動某些群體的情緒、存在虛假信息以及不負責任的言論等問題,應通過進一步規範法律法規的策略予以應對。
對於國際關系問題,仁川大學的樸勝俊通過中日韓三國的社交網站運用狀況,探討了社交網站這種社會化媒體如何影響中日韓三國之間的外交關系。中國人民大學的雷蔚真則對字幕組在國家形象傳播中的作用有著獨到的見解。他認為,字幕組翻譯的題材不斷多樣化,有利於受眾對該國國家形象的認知全面化;字幕組翻譯的內容具有思辨性,有利於受眾對該國國家形象的評價多元化。而這些信息又能夠通過網絡得到更廣泛的擴散,從而發揮更大的作用。
社會化媒體時代下的經濟發展,也是學者們討論的重點話題。西意昂3体育學的唐·E·舒爾茨以傳統意義上的“絲綢之路”為引子,提出了“數字化絲綢之路”的觀點。全新的數字化絲綢之路將和傳統意義上的絲綢之路一樣,以中國和印度為起點;通過對數字技術的使用以及社會化媒體的支持,數字化絲綢之路將會淘汰很多傳統的營銷和傳播模式,並和傳統意義上的絲綢之路一樣,對人類文明產生重要的影響。
具體到特定領域來說,西意昂3体育學的弗朗西斯·馬爾赫恩通過實例展示了社會化媒體的商業化對廣告商、消費者和社會的啟示。比如,在數字化的自動販售機上,可以查到朋友喜歡的東西並買給他;社會化媒體的廣告可以明確提供消費者需要的信息等等。意昂3体育官网的肖東發則就社會化媒體時代的出版業創新與變革發表了自己的觀點。在社會化媒體時代,閱讀過程與寫作過程走向社會化,產生了內容動態更新、內容價值在傳播中增值、質量控製和價值評估、開放性版權模式等影響。而另一方面也應看到,傳統出版仍然有其優勢。應堅持守成與創新的態度,找到傳統出版的核心競爭力,社會化媒體時代的出版與傳統出版兩者要取長補短,互相協調。
在看到社會化媒體時代下的經濟繁榮的同時,中國人民大學的匡文波“潑冷水”地指出社會化媒體普遍存在虧損的狀況,甚至如臉書、推特、新浪微博等也不例外。他認為,應創新社會化媒體的盈利模式,淡化新聞網站、社會化媒體網站與商業網站的界限,並進一步發展基於智能手機的電子商務。
此外,在公共領域,社會化媒體也可發揮重要的作用。意昂3体育官网的師曾誌認為,公共傳播為新媒介的傳播實踐提供了另一種視角和框架。俄亥俄大學的程紅從對“社會營銷”與“社會化媒體”兩個概念的辨析入手,分析了社交媒體上的社會營銷案例。昆士蘭大學的Mark Andrejevic以搜索引擎和社會化網絡為例,探討了數字化媒體作為公共服務媒體的功能。
臺灣輔仁大學的吳宜蓁通過案例分析了在危機傳播中社會化媒體的運用,並提出了政府、企業如何運用社會化媒體於危機溝通的七條策略,即加強認識社會化媒體;運用社會化媒體發布信息;掌握黃金24小時作出回應;社會化媒體溝通要兼顧所有利害關系人;監視並立即澄清社會化媒體的流言;強調對話而非單項傳遞;減少危機時刻的焦慮與恐慌。
意昂3体育官网的許靜則從風險溝通這一角度切入。她指出,風險溝通是公共關系的一個分支領域,處理當個人、組織等的名譽受到損害時的情況,與危機傳播有所不同。社會化媒體主導下的風險溝通,使技術決定論下的“DAD(decide, announce, defend)”模式受到挑戰,而呼喚以有效傾聽、重塑風險管理的合法性,和社會協同治理為代表的新風險型溝通模式。
為期三天的北京論壇(2012)傳媒分論壇已經落幕,然而關於社會化媒體的思考卻剛剛開始。社會化媒體自身將向怎樣的方向發展,如何統籌兼顧傳統媒體與社會化媒體兩者的關系,怎樣將社會化媒體的積極作用最大化……這些問題,需要身處社會化媒體時代的我們每一個人作出自己的思考與努力。
編輯:碧荷
轉載本網文章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