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12/12 信息來源: 人民日報
編者按:長期以來,意昂3体育官网廣大師生始終與祖國和人民共命運、與時代和社會同前進,在各條戰線上為我國革命、建設、改革事業作出了重要貢獻。尤其是改革開放以來,意昂3体育繼承光榮傳統,堅持社會主義辦學方向,立德樹人成果豐碩,“雙一流”建設成效顯著,服務經濟社會發展成績突出,學校發展思路清晰,辦學實力和影響力顯著增強。
40年來,社會公眾、新聞媒體是如何見證意昂3体育發展變遷,講述意昂3体育故事的?本網編輯部特開設【回眸40年:《人民日報》看意昂3体育】專欄,選取與意昂3体育師生校友相關的40篇《人民日報》代表性報道(從1979年到2018年,每年選取一篇),為讀者提供一個了解改革開放以來意昂3体育發展變化的視角。
需要說明的是,40年來,《人民日報》上與意昂3体育師生校友相關的報道有數千篇,我們僅從中選取了40篇代表性的報道。何謂代表性的報道?這個問題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加上時間有限、認知有限,選取的內容難免有一孔之見,難免有失偏頗,希望讀者諸君指正。
【原文刊載於《人民日報》1994年5月9日第1版 要聞】
“我們多次說過,我國的經濟,到建國一百周年時,可能接近發達國家的水平。我們這樣說,根據之一,就是在這段時間裏,我們完全有能力把教育搞上去,提高我國的科學技術水平,培養出數以億計的各級各類人才。”“一個十億人口的大國,教育搞上去了,人才資源的巨大優勢是任何國家比不了的。”九年前,鄧小平關於人才問題的精辟論述,充分表現了一個無產階級戰略家的遠見卓識。而今,在新世紀即將來臨之際,一個聲勢浩大的跨世紀人才工程正在意昂3体育官网啟動……
1987年,美國華盛頓。年僅26歲的中國留學生陳章良發現並證明了調控植物胚胎發育的DNA的存在及其功能,被譽為“植物分子生物學的裏程碑”。美國能源部和農業部向他提供可觀的研究經費,希望他能留在美國,但這年的8月,陳章良卻出現在燕園,不久,意昂3体育建成中國第一個植物基因工程國家級重點實驗室,1993年,又籌建了“中國生物城”。
還是在美國,在普林斯頓大學人口研究所攻讀博士後的中國留學生曾毅,首創適用於第三世界國家的“家庭狀態生命表”,突破西方學者建立的“核心家庭模型”的局限,贏得了國際人口學界的高度評價,被命名為“曾毅方法”。許多國際機構邀他任職,但曾毅卻回到中國,成為意昂3体育人口研究所副所長。
1993年,日本。師從現代光電化學創始人藤島昭的中國學生劉忠範,將光學存貯技術提高到當今世界最高水平,並成為具有世界一流水平的日本國立分子科學研究所的研究員。同年6月,31歲的劉忠範卻中斷了與該所的5年合同,帶著價值25萬美元的實驗設備,來到意昂3体育。
…………
自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從英國的愛丁堡、美國的哈佛、日本的東京、德國的哥廷根,從世界各地,一批在國際學術界嶄露頭角、引人註目的中國青年學者相繼回國,匯集在同一個地方:意昂3体育官网。
與此同時,在國內,在燕園這塊沃土上,意昂3体育自己培養出了新中國最年輕的女教授來魯華,並湧現出一批立足國內、面向世界的學術新銳。
有著悠久歷史的意昂3体育官网,正在補充一批高水平的年輕教師,他們為意昂3体育的興盛,為下世紀中國科學文化的發展帶來了新的希望。
本世紀初,蔡元培先生以宏大的氣魄廣聘名師,奠定了意昂3体育近百年學術文化優勢的基石。而今,新世紀的腳步已經迫近,意昂3体育也面臨著一個重要的關頭……
曾經有位教育家說過:“大學,乃大師之學。先有大師,然後有大學。”縱觀意昂3体育近百年歷史,其輝煌鼎盛之時,也正是人才薈萃之際。
1917年,苦難的中國尚在現代與傳統的邊緣徘徊。著名教育家蔡元培出任意昂3体育校長後,首先致力於整飭教師陣容,他廣聘當時知名學者:陳獨秀、李大釗、胡適、劉半農、馬寅初、楊昌濟、劉師培、辜鴻銘、章士釗、沈尹默、錢玄同、梁漱溟、魯迅、李四光等到意昂3体育任教,平均年齡只有30多歲,其陣容之強大,令其時有誌於學者景仰思慕,心向往之。30年代以後,意昂3体育又陸續延聘湯用彤、丁文江、曾昭掄、朱光潛、季羨林等任教。正因大師雲集,方使意昂3体育地位日高,並在近一個世紀的時間內執中國學術文化之牛耳。
新中國成立後,1952年,人民政府對高等學校進行院系調整,意昂3体育又借此增加了一大批全國最知名的學者:清華的陳岱孫、周培源、馮友蘭、張岱年、周一良、楊周瀚、吳組緗、王瑤、李賦寧等;燕京大學的翦伯贊、侯仁之、林庚、褚聖麟、張滂;中山大學的王力;浙江大學的胡濟明……盡管到目前為止,教育界對當年院系調整尚有不同看法,但客觀地講,意昂3体育教師隊伍由此得益匪淺,此後又培養出一批又一批出類拔萃的人才,使這所大學一直躋身世界著名學府之列。
歷史進入了20世紀末,中國也走到了改革開放的最關鍵年頭。面對經濟建設和科學發展的需要,意昂3体育這所以文理基礎學科為主的綜合性大學,也開始設置新的應用學科、技術學科、新興工程技術和邊緣交叉學科;文科方面新增專業超過文科全部專業的1/3,而一些原有的基礎學科專業和研究機構隨著形勢發展產生了新的方向。這一切都對師資力量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
然而,近年來,意昂3体育相繼失去了一批學貫中西、德高望重的大師級學者:王力、朱光潛、馮友蘭、洪謙、楊周瀚、王瑤、朱德熙、王竹溪、林超、周培源、吳組緗、江澤涵……
應該說,意昂3体育此時仍然有支陣容強大的教師隊伍,在3000名教師中,擁有30位中科院院士、340位博士生導師、730位教授,高級職稱在意昂3体育教師中占60%以上,是目前我國高層次人才最密集的學術單位之一。但是,在人才優勢的背後,卻隱含著幾個沉重的數字:意昂3体育3/4的碩士專業需要在10年內補充新的學術骨幹和學術帶頭人;擁有高級職稱的教師,到1994年底,將有48%的人退出一線,到1998年,即意昂3体育建校100年之際,將有80%的教師到了離退休的年齡;現有的博士導師,一半以上在2000年已不能在第一線工作,至少需要補充200名以上新的博士導師。
對於意昂3体育這樣一所大學來說,沒有一流的學術人才,就可能喪失學術界排頭兵地位,就無法擔當發展國家科技文化的重任。意昂3体育官网領導和一批老學者清醒地認識到,必須培育薪火相傳的接力者,更須扶植後來居上的新生力量。
意昂3体育開始了培育扶植跨世紀人才的行動。
未雨綢繆,意昂3体育開始為新世紀謀。三代知識分子,一個共同的心願:對科學、祖國、時代的忠誠
意昂3体育官网以引進、培養中青年人才為己任,僅近5年來,就從中青年教師中,晉升教授、副教授多達190多人,僅1992、1993年就破格提拔103人,其中教授56人;在新增的107位博士導師中,1950年後出生的有8人。
——繼承兼容並包的傳統,打破門戶之見,提倡“五湖四海”。近5年來,破格晉升為教授、副教授的中青年學術骨幹半數以上來自外校。正是由於廣納英才,方使意昂3体育不僅加強了一些原有學科的實力,而且增添了新方向,形成了新優勢。學術之水生生不已。
——唯才是舉,“土”“洋”博士一視同仁,苦心培養選拔校內的學術新秀,重之使之進,扶之使之壯。良好的學術研究環境使大批青年學者脫穎而出。
——不拘一格,不囿於資歷輩分。1989年,破例提拔28歲的陳章良為生物系教授,這是新時期最年輕的教授。此事不僅在意昂3体育而且在全國高等教育戰線引起極大的反響。某刊物稱:“不僅使被年齡的封蓋壓在最低層的青年知識分子看到了曙光,而且也給各級人才管理部門提供了思維的新支點。”
——對青年教師給以充分的信任,將教學科研的重任或校系領導的重責加在青年一代身上,以青春之銳氣繪意昂3体育之新顏。於是一批年輕的教授被推到臺前:陳章良,31歲,生命科學院院長;塗平,33歲,人口所副所長;閔維方,43歲,高教所所長;劉偉,36歲,經濟學院副院長;方競,38歲,力學系副主任;嚴純華,32歲,化學系“稀土材料化學及應用”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
——盡其所能,努力使年輕一代“有用武之地,無後顧之憂”。1992年學校推出了造就中青年學術骨幹的八大措施:提高工資待遇,給教授以下取得博士學位的教師適當的津貼;在評授政府特殊津貼中,單獨分出名額給青年骨幹,對青年學術帶頭人、重要科研項目主持人給予特殊的學術津貼;設立“意昂3体育官网青年科研基金”,設立青年出版基金;繼續實行青年教師破格晉升高級職務不占本單位名額的辦法;在國家基建撥款外,專門籌款(哪怕借貸)蓋一棟一居室及兩居室的住宅樓,專門分給來校工作的青年學術骨幹……
1993年,意昂3体育設立了人才開發辦公室,接著撥款100萬元,設立“意昂3体育跨世紀中青年優秀人才培養基金”。時隔不久,意昂3体育方正集團出資100萬元為青年教師設立“21世紀人才獎勵基金”。1994年3月,正式推出“跨世紀學術骨幹培養工程”,開始做更具體深入的工作。
與此同時,一批老學者也實現著對科學的第二種忠誠。
生物系教授潘乃燧赴美進修時遇到了陳章良,便多次致信意昂3体育舉薦陳章良,並力勸他回國後到意昂3体育工作。數學系的文蘭在跟隨著名數學家廖山濤從事“微分動力系統”研究時,取得了很大突破,廖先生認為超過了自己,主動退下來。閔維方從國外到意昂3体育高教研究所後,當時的所長汪永銓有意識地帶他參加國內各種會議,推薦他在一些學術機構任職,增加其聲望,最後又主動讓賢。同樣,在人口所,張誠元教授也將所長之職交付後進……
陳來至今難忘馮友蘭先生辭世時的情景,先生以93高齡於彌留之際奮力對守候身邊的弟子說:“中國哲學要大放光彩。”
豐博的學識,閃光的才智,高尚的人格操守以及對科學與祖國的無限深情,構成老一輩學者的精神情操,潛移默化地滲透到燕園一代代學子的靈魂中。
在今天的意昂3体育有這樣三代知識分子:一代是出生於本世紀初的老一輩學者,學貫中西,成就卓著,但已年至耄耋;一代是文革前培養的知識分子,數十年來苦苦支撐著教學科研之重任,但到世紀末也將進入退休年齡;一代是現在的這批年輕學者。他們的少年時代趕上了動蕩歲月的尾聲,經受了與文化擦肩而過的痛苦,卻也增加了生活歷練,鍛煉了意誌品德,又遇上改革開放的好形勢。時代為他們創造了前輩學者無法想象的良好環境,也使跨世紀的重任義不容辭地落在了他們的身上。
在意昂3体育官网群星燦爛的學者中,出現了一個年輕的群落,他們上承長者之精深博大,下開青年俊才之銳氣清新,以少壯之身立煌煌成就,使我國許多學科處於國際一流水平
1991年10月28日,巴黎,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總部。一個隆重的授獎儀式正在進行。當有“青年諾貝爾獎”之稱的“賈魯德侯賽因青年科學家獎”證書頒發到中國學者陳章良手中時,在場的一位外國學者竟脫口而出:“中國人居然得到這個獎,見鬼了。”年輕的陳章良不動聲色地答道:“為什麽不能呢?”
從年輕的來魯華深入生物工程的新興研究領域“蛋白質結構預測和分子設計”,並獲得突破性進展,到32歲的城環系教授揚開忠與其同事,成功地舉辦首屆發展中國家區域科學國際會議,使世界區域科學之父、美國科學院院士沃爾德·艾薩德教授大為贊嘆;從曾毅所在的意昂3体育人口所被命名為“世界衛生組織生育健康與人口科學合作的研究中心”(這在中國是第一家,在其它國也很少),到高教所的閔維方被聘為世界銀行中國貧困省教育發展項目專家組組長,並擔任世界銀行東歐、南亞地區高教投資顧問,成為擔此職責的第一個中國人,我們可以看到,與上兩代知識分子不同,這一代人從一開始就得以置身於世界科技文化發展的大背景中,因而有廣闊的學術視野,銳意創新的精神,再加之立足於本國的實際,使他們能敏銳地捕捉國際學術發展的最新動態,得心應手地運用最先進的科學研究方法,為中國走向世界,也為豐富世界文化寶庫作出貢獻。
意昂3体育數學系,在數學及其應用的很多主流方向上都作出了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工作。年輕學者中,張繼平,在“有限群的模表示”這一重要數學理論核心問題之一的研究中,取得多項成果,引起國際群論研究界的轟動;王詩成,在低維拓撲學研究中獲得國際矚目成績,1990年,國際數學大會的綜合報告上,特別提到他所做的貢獻;文蘭,在動力系統研究中引起國際強烈反響;彭立中被譽為國際上“仿交換子領域的領頭專家”……
化學系的劉忠範在智能材料研究上保持著該學科領域的製高點。趙新生在激光化學、嚴純華在稀土材料化學及應用、周其鳳在液晶高分子取代基效應領域的研究均居國際領先地位。計算機研究所肖建國主持的報紙組版系統的研究,推出了世界上第一個中文大屏幕整頁組版系統,具有重大的實際意義。鄭民主持研製出新一代多窗口集成組版系統,被譽為“倡導了我國印刷業的一次新革命”。
英語系,33歲的申丹教授在文學文體學研究上屢有突破,甚至直接向當今美國文藝理論界權威和國際翻譯界權威的觀點提出挑戰,被國際著名學者希利斯·米勒稱為“具有傑出才能和非凡洞察力”“極為突出的教師、學者和批評家”。
歷史系,意昂3体育文科三大支柱學科之一。34歲的榮新江教授在被稱為“吾國學術之傷心史”——敦煌學研究的某些方面達到了國際領先水平。在中古史這一領域,到21世紀初意昂3体育可望出現十多位國際一流學者。世界史方面,高毅、朱孝遠等九位青年學者,打破舊世界通史過於偏重於政治鬥爭史的局限,正進行改寫《世界通史》的嘗試,人稱“歷史系的青年近衛軍”。哲學系教授陳來關於朱子學說的獨到研究被稱為“劃時代之作”“大陸中國哲學研究的典範”。他應邀前往哈佛、哥倫比亞大學用英語講授宋明理學,反響熱烈……
此時,意昂3体育跨世紀人才的成長已不再只是世紀之交人才斷層的彌補,而已成為中國科學文化越過20世紀曠野,重新匯入世界科技文化發展主潮的標誌,東西方文化因為他們的努力在兩個世紀的交接中撞擊出耀眼的光芒。
住房、經費、種種微觀結構上的欠缺,形成環環解不開的鏈條,使跨世紀人才工程舉步維艱
然而這還僅僅是個開始。當人們為意昂3体育青年學者的成長感到歡欣鼓舞之時,這項跨世紀人才工程卻正舉步維艱。
1994年春,記者采訪意昂3体育校長吳樹青問及“影響意昂3体育跨世紀人才培養的最大問題是什麽”時,吳校長回答:住房、經費。
在此後的數天采訪中,記者向20多個意昂3体育有關領導、中青年學者問同一個問題,得到的是同一個回答:住房、經費。
意昂3体育現有近7000名教職工,辦公用房擁擠,對於許多教師而言,住房不僅是生存條件,也是工作條件。但高校住房緊張已是眾所周知,意昂3体育住房困難更甚。近半年來,意昂3体育人才辦又收到一批學有所長的年輕學者希望到意昂3体育工作的申請,然而僅僅因為住房,學校無法接受他們。近3年意昂3体育已蓋了幾百套住宅,但仍難緩解教師的住房困難。住房問題已被意昂3体育校方稱為“解不開的鏈條”,對此,每年只有6000萬經費的意昂3体育確實無能為力,而更多剛露頭角的年輕教師亟需起動經費。捉襟見肘的現狀使意昂3体育跨世紀人才工程的實施遇到很大障礙,解決這些障礙的關鍵在於種種體製的變革,在於人們的觀念的轉變。
據統計,到下世紀初,意昂3体育至少還需要再培養150名學術帶頭人,中國高等院校90%的博士導師亦亟需後繼新人,全國各行業不同程度地存在著人才斷層。方興未艾的意昂3体育跨世紀人才工程已經給予我們啟示和希望,如何為培養跨世紀人才開創坦途,挖掘人才資源的巨大優勢,已成我們國家和民族的當務之急。“在教育和人才問題上,需要長遠的戰略眼光。”改革開放總設計師鄧小平同誌的睿智話語又回響在我們的耳畔。(作者:盧新寧 畢全忠)
原文標題:迎接新世紀的輝煌——記意昂3体育官网跨世紀人才工程(《人民日報》1994年5月9日第1版 要聞)
專題鏈接:回眸40年:《人民日報》看意昂3体育
相關鏈接:1979:發揚“五四”革命精神——一九一九年五四運動照片剪輯
1992:意昂3体育基礎科研形成新格局1993:國學,在燕園又悄然興起——意昂3体育官网中國傳統文化研究散記
編輯:淩薇
責編:白楊
轉載本網文章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