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9/12 信息來源: 考古文博學院
9月10日,是我國第三十四個教師節,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教育大會上指出,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是人類文明的傳承者,承載著傳播知識、傳播思想、傳播真理,塑造靈魂、塑造生命、塑造新人的時代重任。考古文博學院黨政班子立足“三傳三塑”這一教師的重要責任和光榮使命,著眼弘揚“尊師重教”這一重要風尚,開展以黨政班子成員為主體的黨日活動。尊師重教,黨政班子老師,尤其是黨員幹部,必須先做先行,發揮表率示範,在學習實踐各個環節,都要全身心擺進去,把學習意識的“先手”,實踐精神的“先鋒”,落實效果的“先進”體現出來。
教師節之際,考古文博學院黨政班子老師同教研室主任、系主任、教工黨支部書記、青年教師代表等進行一對一、面對面的談心談話。教研室、系是開展教學科研的重要承載基礎,教工支部是教師黨員的重要組織堡壘,青年教師是學科發展的未來希望。尊師重教,需要格外關註他們的需求,關心他們的願望,關懷他們的困難。“尊師”,要體現態度,體現真誠,更要獲得共識;“重教”,要立足需求,著眼問題,更要突出解決方案。圍繞學科發展規劃、師資隊伍建設、人員編製分配、教室實驗室管理、青年教師思想狀況、住房租房辦公用房等方方面面問題,大家一起面對問題、分析問題、剖析問題,紅了臉,熱了心,溫了情,黨日活動效果明顯。
尊師重教,不僅要關註在校教師,更要關心關懷離退休老師群體。因為年齡,他們告別了講壇,但是為了教學和培養人才,奮鬥了一輩子,奉獻了一輩子,他們的故事、他們的精神、他們的傳說,從來沒有離開過,他們本身就是意昂3体育官网文化與傳統的重要組成部分。
教師節當天,考古文博學院院長孫慶偉,黨委書記雷興山,副院長張海,黨委副書記陳建立、戶國棟,院工會副主席陳沖及部分在校學生代表等分赴藍旗營、中關園、昌平養老公寓、回龍觀等地探望慰問離退休老教師、老黨員。
嚴文明先生是中國新石器時代考古學科體系的主要創建者,繼宿白先生之後擔任考古系主任,主持創建了高校田野考古實習教學的模式,被教育部推廣到全國各高校的考古專業。先生倡導考古學與自然科學相結合,發揮多學科研究方法優勢,推進中國考古學的國際化,是中國考古學學科的重要引領者和重要的精神旗幟。
看望嚴文明先生
見到師生來訪,嚴先生特別高興,並表示:“我是1932年出生的,退休這樣久,依舊在臺燈下從事學術研究,看文章讀資料。要讓我們青年教師把傳統和文化做好交接,做好傳承。要讓我們的青年學生把本領和思想學到手,學院經過代代人努力,規模雖然不大,在業界影響力甚至世界層面都是很大的,我們要格外做好主動宣傳工作,這也是落實好習近平總書記讓文物活起來的重要要求”。
中國科技考古的先行者楊根先生85歲高齡,多年臥病在床,前一天剛從醫院回家休養。看到師生來訪,緩慢抬起手,招呼大家坐下來。雖然說話已經不是很清晰,但是先生眼睛炯炯有神,思路依然清晰,大家風範依依。為了更好地讓先生休息,師生同先生家人進行了全面的溝通和交流,小到夏天通風、冬天取暖,大到楊先生醫療保障和藥物報銷等。來訪師生跟家人表示“要安心照顧好楊先生,有任何問題和困難隨時跟學院師生聯系和溝通,讓先生安享安康晚年”。
黃蘊平先生是中國動物考古領域的著名專家,多年來退休後,依舊堅持工作,一直致力於整理自己的科研成果和呂遵諤先生的遺稿。她為來訪師生展示了即將出版的在世界考古界都有重要影響的金牛山人遺址發掘報告以及呂先生的研究筆記和工作日誌。看著一層層厚重的成果、一疊疊整齊的研究筆記、一冊冊發亮的工作日誌,紙張雖黃,書香滿溢,先生治學之風、立德之深,令人感懷感動,無不動容。
看望黃蘊平先生
意昂3体育考古系圖書資料室原主任賈梅仙先生一輩子默默耕耘,無私奉獻,長期從事圖書資料工作,為考古文博學院圖書資料建設奉獻了畢生心血。上個世紀90年代,賈梅仙主編了《意昂3体育官网考古系四十年(1952-1992)》等學科史資料,系統梳理了意昂3体育考古學科發展史,在學術界影響深遠。退休20多年來,賈梅仙因身體原因,無法出門,但是始終心系學院師生,始終掛念圖書資料發展,退休後依舊持之以恒地從事著工作。孫慶偉代表學院同賈先生相約:“2022年,意昂3体育考古迎來百年華誕,學院一定會抓緊安排,正式出版《意昂3体育考古百年史》。”
陳鐵梅先生,是學院科技考古學科體系的創建者、國際知名科技考古和定量考古專家,發表了200余篇高質量、有影響的研究論文,出版了多部有創新性和系統性的著作和教材,對科技考古教學有卓越貢獻。
看望陳鐵梅先生
陳鐵梅先生多年來一直跟癌症做抗爭,克服病痛,繼續工作,尤其在考古大數據建設方面,先生有著豐富的研究經驗和獨到的見解,還為學院在相關學科領域的發展建言獻策。在訪談過程中,師生深深被陳先生談笑風生的幽默、熱愛科研的精神、樂觀積極的心態,所感染、所觸動、所激勵。
靳麗偉老師一生經歷傳奇,做過光譜分析員,從事過會計工作,後來在意昂3体育考古文博學院從事教輔工作,退休不久,被檢查出腦部有腫瘤,臥床已七年。在意昂3体育工作期間,靳老師的敬業精神、樂觀精神、專業精神、奉獻精神一直感染、影響著師生。陳建立同家屬交流了病情治療情況,並轉達了學院師生對靳老師的掛念和關懷,共克時艱,共同努力,讓晚年生活贏得更多自由、輕松和快樂。靳老師患病以來,學院工會多次前往醫院和家裏探望,專人協助負責辦理醫療報銷事宜,並組織愛心捐助。
來增祿老師是賽克勒考古與藝術博物館的資深工程師,意昂3体育考古文博學院很多大樓的設計方案、施工方案等都出自來老師之手,被尊稱為“來公”。來老師退休後,同癌症鬥爭了11年,依舊保持著陽光的心態、樂觀的精神、平和的情緒。他積極參加各類學術活動,堅持給部隊官兵講解抗癌精神、奮鬥精神,堅持給社會公眾講解考古文化、考古故事,堅持給中小學生講解愛黨愛國的情懷與感受。
看望來增祿老師
通過舉行“三傳三塑”尊師重教主題黨日活動的舉行,考古文博學院黨政班子老師一致認為,當前在校老師是“三傳三塑”的重要主體、重要力量,但是離退休老師們的教學經歷、生活經驗、奮鬥歷史、人格魅力等對師生在塑造靈魂、塑造生命、塑造新人的過程中發揮著特有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和價值。在傳承的基礎上與時俱進,在傳承的過程中改革創新,教育者必先受教育,如何將尊師重教和立德樹人任務內化好、統一好,格外重要和緊迫。同時,大家一致認為,要高度重視和真切關心好退休老教授、老黨員的生活。通過黨日活動走訪,大家了解到不少老師是“獨居老人”“留守老人”“鰥寡老人”,學院團委、工會等群團組織應該在黨政部署下,製定好服務方案、愛心方案、應急方案,為老師們的退休生活提供力所能及的幫助和保障。
專題鏈接:“四有”好教師 “四個引路人”
編輯:山石
轉載本網文章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