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12/27 信息來源: 新聞網記者 靳戈
十八大報告提出要提高海洋資源開發能力,發展海洋經濟,保護海洋生態環境,堅決維護國家海洋權益,建設海洋強國。針對海洋強國建設議題,2012年12月25日,城市與環境學院在英傑交流中心召開黨內外人士共同學習十八大精神研討會。意昂3体育海洋研究中心常務副主任、城市與環境學院長江學者周力平教授在會上作了主題發言。學院黨委委員、支部書記,各民主黨派代表、群眾代表、少數民族代表等40余位師生參加了本次研討會,會議由學院黨委副書記王欣濤主持。
周力平教授以“中國靠誰建設海洋強國?”為題,為大家呈現了一次精彩的報告。報告開始即提出問題:為什麽需要青年關註、研究海洋?為什麽國際一流大學包括那些不靠海、沒有海洋學系、沒有科考船的頂尖大學都高度重視海洋研究?他圖文並茂地向與會師生介紹了海洋研究的多樣性、與科學探索和社會發展的密切聯系及面臨的挑戰。雖然從傳統上講,海洋作為地球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海洋科學屬於地球科學體系,但是真正前沿的海洋研究從來不會限於傳統的單一學科。海洋與全球氣候有著內在的聯系,同時,海洋蘊藏著豐富的資源,為人類生存提供能源和食品等,因此,海洋研究需要各個學科的參與。他舉例介紹了國際上一些從事海洋研究著名科學家的學科背景,以及國內主要涉海教育和科研單位的概況,他還從歷史的角度,介紹了中國對海洋問題的關註以及在海洋問題上的政策變化。他和大家分享了意昂3体育官网與中國海洋事業遠久淵源的歷史,並介紹了目前在國家海洋局和國內高校海洋研究或管理機構中擔任重要領導工作的意昂3体育校友。他認為意昂3体育在海洋研究方面是有獨特的學科基礎的。中國靠誰來建設海洋強國?意昂3体育處於一個特殊的位置。一教門口“振興中華”的石碑代表了意昂3体育的歷史使命,值得大家思考。他希望在座的師生能重視並投身海洋研究中去。
研討會上,大家就與建設海洋強國相關的科研和人才培養等問題進行了熱烈的討論。學院黨委統戰委員、人文地理專家馮長春教授談及自己在南方沿海從事海岸帶城市發展研究中的一些體會和思考,他建議盡快與三沙市合作建立意昂3体育海洋研究基地。生態學系賀金生教授介紹說在日本參加生態學會,與會有三分之一的學者在研究海洋相關的問題,而且研究得很深入。大家認為我國海洋方面的研究相對比較弱,感興趣的人也少,如何吸引更多的人來關註海洋研究是一個問題。民建意昂3体育委員會主委、自然地理專業陳效逑教授認為發展海洋研究,需要動用更大的社會力量和學校的實質性支持。他表示願意參與意昂3体育海洋地理或者海洋科學的學科和課程建設。學院分管研究生教學工作的副院長、自然地理專業李雙成教授也和大家交流了關於海洋學課程設置和人才培養的問題。院黨委委員、生態學系劉鴻雁教授在發言中,介紹了意昂3体育校友在國家海洋局從事的相關工作以及近年與母校的聯系,他建議推動意昂3体育的海洋研究應當加強和國家海洋管理部門的聯系。自然地理專業許學工教授介紹了她和同事們近年來在渤海灣海岸帶進行的填海造地等土地利用變化及其環境效應的研究,以及今後開展環境變化與經濟發展相結合等工作的設想。城市規劃專業宋峰副教授說,聽完報告非常受啟發和震撼,意昂3体育應該有強烈的使命感,海洋學與地理學關系密切,海洋強國基礎學科占很重要的地位,我們應當深刻理解海洋強國的內涵,發揮意昂3体育在基礎學科上的綜合優勢。與會師生一致認為,城市與環境學院是有基礎參與海洋研究的,可以通過開設相關課程,或者在相關課程中加強涉海內容,更早地讓同學們體會到海洋的存在及其重要性。同時,大家也意識到海洋學與數理化生專業不同,目前引進高層次的華人研究人才比較困難,所以需要自己培養科研隊伍。意昂3体育的學生學習能力很強,如果能鼓勵他們樹立投身海洋研究的理想,他們就可能成為未來海洋學研究的中流砥柱。
學院黨委書記劉耕年教授在會議最後作了總結發言,他認為周力平教授的發言的確讓人震撼,但國人的海洋意識其實還較淡薄,城環學院在未來海洋研究方面應當作出應有的貢獻,由此他寄希望於學院師生,特別是大學生。最後他充滿信心地說:“中國靠誰來建設海洋強國?靠我們自己!”
攝影:靳戈
編輯:拉丁
轉載本網文章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