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10/29 信息來源: 燕京學堂
中國共產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開幕會於2017年10月18日上午在人民大會堂大禮堂隆重舉行。會上,習近平總書記作了題為《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的報告,對當前國際和國內形勢進行了深刻分析,鼓舞全國各族人民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早日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不懈奮鬥。燕京學堂組織師生收看了開幕會直播盛況,並在近期開展了一系列以“習近平總書記最打動我的那句話”為主題的學習與討論活動。學堂很多國際學生也高度關註十九大,對習總書記的報告進行了認真學習。
燕京學堂的莫大偉(David Moser)老師來自美國,在中國工作和生活30余年,親眼目睹了中國改革開放以來的巨大變化。他觀看了十九大開幕式,並認真研讀了報告。他說,習近平總書記最打動他的話是“我們要建設的現代化是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從這句話裏,他聽到了國家對人民作出的承諾。通過強調“和諧”的理念,習總書記將生態系統的保護與強調平衡與和諧的中國文化聯系起來,令人欣喜。燕京學堂很多中外學生都對環保問題感興趣,這對同學們來說是非常鼓舞人心且具有教育意義的。
燕京學堂的教務老師王蓉對十九大報告中“促進和而不同、兼收並蓄的文明交流”深有體會。燕京學子們來自不同的國家,宗教信仰和風俗習慣也各有不同。在工作中,老師們需要引導他們認識不同文化之間的差異,要對話,不要排斥;要交流,而不要取代;在多樣的文化風俗中挖掘一些不同文化認同的共通點,“學會求知”“學會共存”;要結合實際工作,尊重其他文化,進一步發掘和發揮中華文化的精深內涵,以“和而不同”“兼收並蓄”的胸懷走向世界、走向未來。
楊仲舒和解昌明同學特意學習了十九大報告的英文版,因為他們認為,“要突破語言這關,才能講好中國的故事。”解昌明同學表示,在學堂和外國學生的交流中會有很多文化思想的沖擊。怎麽對外國學生表達清楚我們的立場和觀點?很多答案在十九大英文版報告中可以尋找到。他提議大家都積極閱讀思考,牢記習總書記對青年人的期許:“廣大青年要堅定理想信念,誌存高遠,腳踏實地,勇做時代的弄潮兒,在實現中國夢的生動實踐中放飛青春夢想,在為人民利益的不懈奮鬥中書寫人生華章。”
燕京學堂是一個國際化的大家庭,目前的在校生來自全球五十余個國家和地區。學堂的很多留學生都十分關註黨的十九大報告,通過各種渠道積極了解、學習報告的內容,也就報告中印象深刻的內容交流了自己的想法。
2017級新加坡學生黃俊揚對習總書記在十九大報告中講到的“促進和而不同、兼收並蓄的文明交流”深有感觸。這正是他留學的根本原因:從另外一個角度認識與理解這個世界。黃俊揚認為,這句話表現出他對不同文化的態度,不是拒絕和排斥,而是合作與和平,體現了共贏共享的精神。他期待中國能在教育和跨文化交流上成功推廣這種態度,對人類的文明作出巨大的貢獻。
2016級英國學生Ravi Prasad(潘睿飛)最關註十九大報告中的“一帶一路”政策。他說,這一政策意味著中國與西方的重大項目將在未來五年內得到加強,相關投資也將會有所擴大。將這樣的國際政策寫進《中國共產黨章程》是前所未有的。他相信,“一帶一路”很有可能會發揮與“改革開放”政策同等重要的作用。
2017級俄羅斯學生Oskar Galeev(高俠)說道,十九大後,“開放包容”和“互惠互利”作為“一帶一路”的主要核心,在黨章中形成了清晰的輪廓,並向第三世界國家發出了一個強有力的信息:中國願意在全球發展和經濟增長方面發揮重要作用。一些具體政策和原則,例如“以人為本”,得到了所有“一帶一路”國家的認可,這些合作國家將會密切關註和評估十九大對“一帶一路”產生的影響。
2017級羅馬尼亞學生Adrian Bazavan(習文軒)很喜歡“(這個時代)是奮力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時代,是中國日益走近世界舞臺中央、不斷為人類作出更大貢獻的時代”。身處在一個劇烈變化的時代,當世界很多領導人日益將註意力從全球問題轉移到內部局勢時,中國卻在技術、生態、全球化、經濟增長、外國投資和自由貿易領域扮演著日益重要的角色,展現了更多的自信和樂觀。除此之外,“中國發展不對任何國家構成威脅。中國無論發展到什麽程度,永遠不稱霸,永遠不搞擴張”的承諾不僅對中國十分重要,也被整個世界側耳傾聽。
2016級南非同學Luyolo Tos Sijake(天佑)認為南非在不少方面與中國有很多的不同,特別是政治領域。今年舉行的十九大對他來說體現出了中國政治製度的獨特性。“作為從未體驗過非西方式國家治理體系及政治製度的留學生,我對此次大會完全是刮目相看的。能夠通過像燕京學堂這樣的項目有機會來中國了解當地的經濟和政治,對我有極其深刻的影響,擴大了我的眼界。”
2016級波蘭學生Grzegorz Stec(葛瑞)也表示,十九大告訴我們,中國正在進入新時代,這也標誌著中國在世界舞臺上將更加活躍,中國將堅定不移地實施重大改革,“一帶一路”倡議等項目將在未來數年堅定推進。這就是為什麽要在多層面上促進國際對話,以期更好地相互了解的原因。
通過一系列的學習與交流活動,燕京學堂師生對黨的十九大報告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中外師生的交流、互動,也讓大家對學堂“跨文化交流:聚焦中國,關懷世界”的基本定位有了更新的認識,更激發了大家講好中國故事、做好跨文化溝通的橋梁的責任感與使命感。學堂師生將繼續加強學習,做到“入腦入心”,以昂揚向上、銳意進取的鬥誌投入到學習和工作中,為弘揚中華文化、加強國際交流、提升中國的影響力和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貢獻自己的力量!
專題鏈接:學習貫徹十九大精神
編輯:白楊
轉載本網文章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