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5/30 信息來源: 城市與環境學院
為積極響應習總書記在意昂3体育官网師生座談會上的講話,貫徹落實總書記在全國生態環境保護大會上關於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指示,2018年5月26日至27日,在學院副院長李雙成、黨委副書記張新平及團委書記王宇凡的指導和組織下,城市與環境學院自然地理與自然資源系、城市與經濟地理系和生態學系的在讀博士生、碩士生赴河北雄安新區開展了為期兩天的參觀調研活動。
本次活動以考察新區生態環境建設、學習新區城鄉空間規劃、了解新區社會經濟建設、調研新區歷史文化保護為主要目的,既是學院《發展戰略與區域開發》課程的重要實習安排,也是學院“知行同行”計劃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此次活動中,同學們將生態保護、城市規劃、人文地理和經濟學方面的知識同雄安新區規劃建設聯系起來,在學習新區“高起點規劃”中理解規劃理論的思想精髓,在考察新區“高標準建設”中體會生態經濟的豐富內涵,達到了以行促學、知行合一的實踐目的。
為了深入學習總書記的講話精神,在實踐的途中,實踐團成員抓緊時間,仔細閱讀講話原文,積極討論,結合自身經歷分享心得體會,為本次實踐活動進一步提升知識儲備。
在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的理念下,白洋澱生態環境治理與保護對雄安新區構建藍綠交織、水城共融的生態城市布局尤為重要。為此,實踐團首站來到了新區的白洋澱濕地自然保護區,實地考察了白洋澱生態環境修復狀況,並乘船沿水路對澱中植被和水體狀況進行了重點調研,深入了解白洋澱濕地目前存在的植被破壞、水質汙染和生態缺水等問題。
重點保護和利用代表性歷史遺存是雄安新區文化建設的重點。6月27日上午,實踐團來到位於雄縣的被譽為古代軍事史上一大奇跡古建築的宋遼古戰道,調研了保護和利用情況,了解古戰道的歷史文化,聽取關於古戰道建築布局以及材料、結構和特征等方面的介紹,更加深入地理解和感受將傳統文化傳承與現代規劃有機融合的設計理念。
隨後,實踐團乘車赴雄縣與容城交界處的“千年秀林”工程施工現場,實地觀摩該工程的建設情況。據了解,“千年秀林”工程從2017年11月13日正式啟動,預計到今年年底,將完成造林1100多萬株,面積達到11萬畝。在工程現場,同學們查看了新區造林用地規劃,了解了“千年秀林”工程樹種選擇、前期整地和後期養護情況,體驗了雄安森林大數據系統如何通過二維碼實現植樹全流程精準管控,並與項目技術人員進行了深入探討。
27日下午,實踐團探訪了雄安新區管委會所在容城縣奧威路上的“央企一條街”。自雄安新區設立以來,大批央企、國企和各類民營企業落地雄安,集中在此設立辦公室等分支機構。同學們通過走訪發現,進駐的企業以工程類、金融類、互聯網高科技企業為主,目前還多處於前期籌備階段。
最後,實踐團來到被譽為“雄安第一標”的雄安市民服務中心進行參觀。該中心代表了雄安新區城市建設的基本方向,是未來雄安締造智慧城市、綠色城市的縮影。同學們依次參觀了公共服務區、行政服務區、生活服務區和入駐企業辦公區四個區域,親身感受了“綠色、低碳、節能、環保”的設計理念,了解了不同區域內建築主要功能,實地學習了如何運用規劃知識、利用本土喬灌構建北方園林景觀,以及如何基於生態學原理設計生態石籠擋墻、下凹式綠地、透水鋪裝等海綿城市系統設施。
通過此次參觀,實踐團同學們深入調研了雄安新區生態環境建設現狀,了解了新區社會經濟發展及文化資源開發利用情況,加深了對所學知識的理解。同學們紛紛表示,將牢記總書記的殷切囑托,繼承意昂3体育光榮傳統,牢記意昂3体育學子的歷史使命,發揚學科特色,立鴻鵠誌、做奮鬥者,求真學問、練真本領,知行合一、做實幹家,不忘初心、砥礪前行,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不懈奮鬥。
編輯:白楊
轉載本網文章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