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5/07 信息來源: 人民日報
為迎接120周年校慶,意昂3体育官网藝術學院音樂劇研究中心歷時3年,推出原創音樂劇《大釗先生》。音樂劇采用框架性結構,以李大釗先生受刑為切口,講述歷史、夢想、青春與新時代的關聯。該劇日前在意昂3体育演出,獲得了不俗的口碑。青年評論家徐健先生說《大釗先生》把革命者大無畏的精神境界寫進了家庭,寫進了社會,最後融進了歷史,寫出了一段蕩氣回腸和慷慨昂揚。
演出劇照
優秀的藝術作品是創作者從歷史與生活中提取有意義的片段,用藝術化的手法提煉、創作而成。《大釗先生》劇組建成初期,全體成員到李大釗故居和李大釗紀念館采風,對人物進行深入了解。第二幕審判中出現的紫丁香,就是導演周映辰看見大釗先生故居旁邊的丁香樹,產生靈感,增加了李大釗夫婦的愛情主題。為充分追求真實性,劇本的創作過程幾易其稿,邀請多位學者從歷史事實的角度對劇本進行點評,逐頁挑剔文字的誤差。經過反復斟酌,把李大釗就義前的刑場作為切入點,引出各色人物,回顧大釗先生革命而壯烈的一生。不僅如此,在排練過程中,劇組還特別請來李大釗的後人李樂群夫婦,介紹大釗先生工作和生活中的細節,對排練提出建議。音樂劇總顧問、李大釗研究會會長朱善璐評價這部音樂劇實現了對歷史真實的再創造。
藝術源於生活,也高於生活。李大釗先生就義的時間為1927年4月28日下午2時,在音樂劇中改為五更時分,象征黎明的來臨。這種藝術性的改編加深了音樂劇的表達深度。周映辰表示,李大釗是重要的歷史人物,如何處理好主旋律題材,在革命歷史和藝術表達之間尋找到合適的藝術性表達,讓觀眾平穩接受而不是生硬說教,是每一個主創時時需要思考的命題。
音樂劇的主題歌叫《樵夫》,樵夫這個意象來源於李大釗的《山中落雨》“不知有多少樵夫迷了歸路”一句。取這個名字,意在樵夫砍柴取火、保留火種之意,它還與李大釗的“勞工同盟”思想有關。“你是一個樵夫,從黎明到黃昏。手中拿著斧頭,在懸崖上揮舞,獨自走在崎嶇艱辛的山路……”《大釗先生》沒有把李大釗放在抽象化的神壇上祭奠,而是突出他的平凡之軀,他與市井百姓、工人、學生、反動派對話並喚醒他們,小角度更能體現他完滿的人格。與其他舞臺作品相比,音樂劇的敘事性強,人物形象更豐滿,信息量大,加之劇中的現代音樂和舞蹈,與當代的城市氣息、生活節奏、審美感知高度吻合,對觀眾更有吸引力。藝術學院王一川教授認為《大釗先生》將音樂、舞蹈、戲劇的元素化成了活生生的藝術形象,增強了感染力,體現了音樂劇本身的造型力量、感染力量。創作過程的嚴謹和對歷史真實的尊重,讓《大釗先生》這部音樂劇有了靈魂。(文/田曉鳳)
原文鏈接:大釗先生的形象再現《人民日報海外版》(2018年5月5日 第07版)
編輯:山石
轉載本網文章請註明出處